第(2/3)页 说来话长,实则这一切的发生,从尉迟敬德突入汉阵,到避槊、失槊、再避槊,再至夺槊反击,不过瞬息之间。两度眼看避无可避、一度甚至失槊,却皆被他不可思议的化解,直如杀神附体。这般骁悍的骑将,端得是围攻他的诸汉骑从未有见!俱是骇然。 夺来的槊在尉迟敬德手中如臂使指,随着他战马驰冲,每一击都带着雷霆之势。尉迟敬德大呼进斗,汉骑既骇,心生怯意,没人敢拦,遂其所向披靡,便引其从骑,贯阵而出! 唯其虽已贯阵,他回顾一望,——这一望,却让他心沉到谷底! 他固勇不可当,但其被夹击的诸部兵马,已被汉军完全切割、包围。宋金刚的伏兵从山坡压下、河谷冲出,程咬金、王须达、甄翟儿的部队从后方和侧翼如潮水般合围,箭雨蔽空,鼓声震野。万余定杨军的主力精锐已被汉军冲杀得支离破碎,无数将士在混战中倒下。以至遥遥望见,高满政的将旗在乱战中摇摇欲坠。“随俺再杀回去!”尉迟敬德拨转马头,便要杀回。 “将军!不可回去!回去就是死路一条啊!”几个从将慌忙拽住他的缰绳,大叫说道。 尉迟敬德怒目圆睁,猛地挥开从将的手,却在这时,望见高满政的将旗倾倒! 汉军的欢呼声如似滚雷,掠过长约两里多地的伏击战场,扑灌入他的耳中。高满政是他的副将,其将旗倒下,必然会使已经恐乱的士气彻底崩溃。这意味着他就算反身杀回,也已无力挽回战局。他知大势已去,纵有不甘,也只能仰天长叹一声,罢了还战之念,狠狠一磕马腹,带着剩余只存三四十的从骑向楼烦关方向逃去,身后的喊杀声与惨叫声如针般扎在心上。 …… 奔出十余里,到了马鞍山脚下,远远望见自己先前遣出的两部援兵正与一支汉军对峙。 这支汉军见尉迟敬德等骑到来,不战而退。 两部援兵的将领迎上,禀道:“将军,汉贼佯攻而已,见末将等援至,即后撤列阵。末将等不知虚实,也未敢攻之。”他们都听到了十余里外传来的汉军伏击其军的喊杀声,然因被这支汉军牵制,不敢还回。当下见尉迟敬德等数十骑浑身浴血来到,虽然尚且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何事,却也大略已经猜到,向尉迟敬德禀报时,诸将各是惊慌不已。 尉迟敬德没心情与他们讲说中伏之事,只又向后望了眼,——战场上的杀声已渐渐平息,便即令道:“留下一部兵马增驻马鞍山,余者从俺入关。” 诸将面面相觑,从令而已。 到了关下,叫开关门。尉迟敬德率部进入。关中将士见其狼狈模样,皆面露惶恐,而不敢多问。尉迟敬德不发一语,登上城楼,残阳如血,映照山川,战场在东南方向。居高眺之,烟尘弥漫未散,但敌我的杀声比之适才进关前,已是越加低微,几近於无。他伫立良久,耳边仿佛还回荡着士卒的哀嚎,饶以他的骁悍敢战,无所畏惧,当此亦是心痛之余,生出彷徨。 ——楼烦关只千余守军,加上他带来的这点兵马,也只三千余人。主力被歼,大败之余,汉军趁胜进逼到关下之后,关北另又有萧裕部扼守,这关如何守之? 尉迟敬德在关楼上来回踱步,一夜未眠。 这天晚上,汉军并未来攻打楼烦关。毕竟白天一战,打赢是打赢了,汉军亦需休整,并且上万定杨兵的俘虏,也需要先做一个妥善处置。 …… 次日天刚亮,先是关北传来擂鼓声,斥候来报,系为萧裕部的士兵尽登营垒,摆出了阻击的架势。紧接着,关南尘土大起,宋金刚、程咬金、王须达、甄翟儿等部汉军绕过马鞍山,开到了关下。却马鞍山虽有守军,人数太少,何敢截击? 汉军在关下列阵,一面面“汉”字黄旗;和“左御卫大将军宋”、“右骁卫大将军王”等将旗招摇关前。不多时,一骑从汉军中军驰出,出到关下,仰头大呼:“尉迟公可得一见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