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8章 程万山的提醒-《官路浮沉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程万山事无巨细,每一项都得考虑在前面。

      为了这个项目所耗费的精力,简直难以估量。

      但遗憾的是,项目建成,进行试车的那天,程万山却因为进京汇报工作,没能到达现场。

      三十年后的今天,宋思铭把当年试车成功的照片,送到程万山面前。

      程万山感觉,这张照片就是对他整个政治生涯的总结。

      如果今天这次见面,是提前约定好的,宋思铭准备出这个礼物不稀奇,可这次见面完全是程万山临时起意。

      只能说宋思铭足够细心,足够敏感,而且具备在最短时间内,最大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      最重要的是,宋思铭还不到三十岁。

      许多人一辈子都到不了高度,宋思铭三十岁就达到了。

      这一刻,程万山更加确信,今天这次见面,见对了,甚至有些见晚了。

      当初,因为环宇广场,程奎与宋思铭产生矛盾的时候,程万山就注意到了宋思铭,但那时的程万山,只觉得宋思铭是一个不错的人,提醒程奎不要与宋思铭交恶,并没有真正把宋思铭当回事。

      毕竟,他从政数十载,见过太多出色的年轻人。

      只有最出色的那几个,才能入他的法眼。

      今天,之所以要见宋思铭,也只因为,程奎向他讲述了,在争取江北大学新校区这件事上,宋思铭所起的作用。

      前两天,程奎给他打过电话,说会回江台,到江北大学,与江北大学领导,谈新校区的事。

      程万山还以为,这件事是以程奎为主。

      没想到,真正唱主角的是宋思铭,从始至终,都是宋思铭运筹帷幄,程奎相当于吃现成的。

      再加上之前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项目,程奎从身上,是实实在在得了好处。

      程万山虽然自我感觉,自己的身体还能再撑几年,但几年之后,程奎最多到正厅,想让程奎有更长远的发展,必须提前铺路。

      而宋思铭,已经有资格成为那条路。

      就着照片,程万山向宋思铭和程奎,讲述了当年引进、落地这个项目的艰难险阻,同时告诫宋思铭和程奎,为官之道,追求的绝对不是东马八稳,为了更高的目标,该冒的险一定要冒。

      宋思铭和程奎听完,都是受益良多。

      接下来是吃饭时间。

      三个人移步餐厅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