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五章 档案检查-《一叶知秋:龙城故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上午九、十点钟的光景,阳光斜斜地照进法律系302办公室,在略显陈旧但擦拭干净的木制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空气里漂浮着粉尘和旧纸张混合的熟悉气味,偶尔还能听到窗外远处篮球场上隐约传来的运球声和呼喊声。这间办公室,陈秋铭曾经无比熟悉,此刻再踏入,却已是客人的身份。

    潘禹会正埋首于他那张堆满各种文件、显得有些凌乱的办公桌后。他圆圆的、几乎全秃的脑袋在阳光下泛着油光,眉头紧锁,粗短的手指有些笨拙地在键盘上敲打着,发出噼里啪啦、毫无节奏感的声响,显然正在与一份他并不擅长的电子材料较劲。他那件穿了有些年头的灰色夹克随意搭在椅背上,身上只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衬衫,领口微微敞开,透出一种中年男人特有的、略带疲惫的忙乱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几声克制的敲门声响起。

    “请进。”潘禹会头也没抬,目光依旧黏在闪烁的电脑屏幕上,语气带着被打扰的不耐烦。

    门被轻轻推开,教学秘书娄越走了进来。她今天穿着一件素雅的针织衫,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、混合着恭敬和一丝微妙兴奋的神情。“潘主任,”她声音轻柔,带着点提示的意味,“您看,谁来了?”

    潘禹会这才有些不情愿地将目光从屏幕上移开,抬起头。当他看到站在娄越身后,那个穿着浅蓝色立领夹克、头发灰白、面容沉静的身影时,整个人明显愣了一下,随即脸上迅速掠过一丝惊讶、尴尬,继而强行挤出了热情的笑容。

    他几乎是手忙脚乱地站起身,由于动作太急,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“吱嘎”声。“秋铭老师?!”潘禹会的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,“你……你怎么回来了?真是稀客啊!”他绕过办公桌,伸出双手,快步迎上前去。

    陈秋铭脸上带着平和而客气的微笑,伸手与潘禹会用力握了握。“潘主任,好久不见了。”他的声音沉稳,听不出太多情绪波动。

    一旁的娄越适时地笑着补充道:“潘主任,现在可不能叫秋铭老师了,得叫秋铭科长——图书馆档案科的陈科长。”

    潘禹会恍然大悟般地拍了一下自己光亮的脑门,连忙改口,笑容更加热络,甚至带着点刻意讨好的意味:“对对对!你看我这记性!该打,该打!陈科长,陈科长!哎呀,这一时半会儿还没适应过来。”他拉着陈秋铭的手,用力晃了晃,“快请坐,请坐!娄老师,快给陈科长倒茶!”

    陈秋铭依言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,姿态从容。“潘主任不用客气。”他接过娄越递过来的一次性纸杯,里面泡着热气腾腾的绿茶,轻轻吹了吹浮沫,呷了一口,才不疾不徐地说明来意,“我今天过来,是代表图书馆,按照学校统一安排,来检查咱们法律系的档案管理工作。”

    “检查工作?哦,对对对,是有这么个通知。”潘禹会脸上的笑容略微僵硬了一下,随即恢复如常,自己也拉过一把椅子坐下,身体微微前倾,摆出认真聆听的姿态,“怎么样?陈科长,咱们系的档案这块……还行吧?你是专家,又是从咱们系出去的,最了解情况,一定要多给我们指导指导,多提宝贵意见!”他的话语里带着明显的套近乎和试探。

    陈秋铭放下纸杯,目光平静地看向潘禹会,又转向站在一旁的娄越,语气客观而专业:“刚刚娄姐已经陪我和档案科的成相扬同志,去档案室初步看了一下。”他先给予了肯定,“整体上来说,还是相当不错的。档案分类清晰,目录完整,存放有序。可以看出,之前的温宜老师,还有现在接手的娄姐,在档案管理上都投入了心血,非常用心。”

    娄越听到表扬,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连忙摆手谦逊道:“陈科长过奖了。主要是温姐之前打下的基础好,管得特别认真。我刚接手没多久,很多地方还在摸索学习,就怕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潘禹会却似乎更关心潜在的问题,他摆了摆手,打断了娄越的谦辞,目光紧盯着陈秋铭,语气带着一种奇异的混合体——既有对上级检查的敬畏,又有一丝不愿在老下属面前完全露怯的坚持:“陈科长,咱们都是自己人,你不用客气,也不用光挑好的说。肯定有问题!你直接说,哪里需要改进?我们一定虚心接受,坚决整改!”

    陈秋铭对潘禹会这种态度并不意外,他点了点头,神色依旧平静:“潘主任说得对,工作是工作。既然您让我直说,那我就开门见山了。”他微微侧身,对站在门口附近的档案科干事成相扬示意了一下。

    成相扬立刻会意,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《档案工作检查整改通知单》,上前两步,恭敬地递到了潘禹会手中。

    陈秋铭同时开口,声音清晰而冷静:“潘主任,正如我刚才所说,法律系的档案室,在我目前检查过的所有院系里,确实属于最规范的那一档。但是,规范不代表完美,我们还是发现了两个需要立即整改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潘禹会接过通知单,扶了扶眼镜,低头仔细看了起来。纸张在他手中似乎微微颤动。

    陈秋铭条理清晰地阐述着:“第一个问题,是档案室内悬挂的温湿度记录表,我们发现其指针卡滞,显示数据明显与实际环境不符,已经失灵了。档案保存对环境温湿度有明确要求,记录失准就无法有效监控和调节,存在安全隐患。建议立即更换一个精准可靠的温湿度计。”

    “第二个问题,”他继续道,目光转向娄越,带着善意的提醒,“我们在查阅档案借阅登记簿时发现,记录截止到今年9月底。10月份至今,没有任何查阅记录。我想,这不可能是近两个月都没有人查阅档案,更可能的原因是,查阅登记这个环节被疏忽了,没有及时、规范地填写记录。档案的利用情况也是重要的管理信息,不可或缺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