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他反对重农抑商,提出经商一样有出路,农业只是基础。 提出程朱理学是假道学,那种思想严格控制了人们的思想。 更说出了大明的社会腐败,官员贪污受贿,剥削百姓。 主张“革故鼎新”,反对思想禁锢。 但以一个现代人的目光来看,李贽在一些方面上还是有局限性的,就比如关于哲学的认识方向,他由于是泰州学派的弟子,因此他的哲学理论全部都是建立在心学的基础之上,与陆王学派的“吾心便是宇宙,宇宙便是吾心”、禅宗的“万法尽在自心”是一脉相承的。 包括他的“童心说”都体现了他的心学理论。 不过李贽他蔑视传统权威,敢于批判权威。他自幼“便倔强难化,不信学,不信道,不信仙释”。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思想,不应盲目地随人俯仰。 他认为,按照万物一体的原理,社会上根本不存在高下贵贱的区别。 他主张婚姻自由,热情歌颂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恋爱的故事,反对歧视妇女。 这些种种思想放在万历时期来看,绝对是无限超前的,但也因此而被统治者所排斥。 …… 他看到汤显祖,袁宗道等人对学术展开激烈的谈论,这让他心生敬畏,如果说江湖有武侠,那他们这些文人学子就是大明文坛中的文侠,侠者,勇也! 因为他们都是在批判复古派,提出一些新的主张,不管这些主张是否适合目前的大明,但至少说明他们有这个创新性的思想方向和这个勇气。 毕竟现在的大明文坛盟主王世贞可是复古派的代表人物,在社会上,赞同复古派的文人学子居多,一旦他们发现有不同意复古派的就会群起而攻之。 区区否定复古派就会被孤立和鄙视,更别说他们一些学子还提出异于程朱理学的思想,要是让统治者知晓,严重点甚至就会和泰州学派的何心隐一样犯了思想罪。 可能就是有这样的前车之鉴,这些学子们在谈论之时才会更加的小心谨慎。 作为一个听客,吕渭纶听的津津有味,同时也将这些人以及他们的思想主张都记下了,听的投入进去,连时间的流逝都没察觉到,很快,这天就黑了下来。 今日,他没有提出关于自己的任何信仰以及看法,他觉得,他并不能与王守仁,王艮,李贽这类人相比,简单来说,就是他不配。 他可不是一个思想家,如果强硬的搬来唯物主义辩证法,到最后解释不清了,反而会适得其反。 到了傍晚时分,吕渭纶和众学子告别,汤显祖和袁宗道特意送了他。 在走之前,汤显祖说他会在万历十一年继续参加会试。 袁宗道也表示一样。 吕渭纶笑了笑,他知道汤显祖在三年后就会中了进士,因为那时张居正已经去世了,他只是跟汤显祖开玩笑似的说,“若是汤兄以后有什么戏曲方面的创作,还希望能送我两份摘抄本,我特喜欢这些。” 至于袁宗道,他会在万历十四年中进士,吕渭纶提醒道,“袁老弟,将来或许有一天你能入朝为官,但希望你能珍惜自己的身体,对自己好一些。” 因为袁宗道的死让人很惋惜,竟是在工作岗位上累死的,死后竟仅余囊中数金,几至不能归葬。 说完这些,吕渭纶便不再多说,他望向远处的小桥,那里有个模糊的人影,该是青龙已经在等他了,于是加快了步伐,渐渐消失于此。 汤显祖和袁宗道两人颇为奇怪,吕渭纶说的话,两人听进去了,但是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,那人为什么会说这些。 对此,汤显祖摆了摆手,有些无奈,“他为什么会说我创作戏曲,我连进士都没考上,哪里有时间去写那些?那东西,有什么可创作的?” 袁宗道摇了摇头,表示不知,看着那个模糊的背影,默默笑道,“这状元郎,真是个奇怪的人。” …… 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