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六章 四合院里的新旧故事-《尘途有路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(一)

    端木梅英的家是一栋典型的北京小四合院。

    走进位于四合院东南角的两扇黑漆大门,迎面是一个砌在东厢房山墙上的座山影壁。绕过影壁,就进入铺满青砖的庭院。院子的东、西、南、北四面都是房子。北面的正房是一明两暗三间房,分别是一间卧室、一间客厅和一间书房;东厢房是一间卧室和一间琴房;西厢房的两间房作为厨房和餐厅;南房三间,一间是花房,一间是卧室,一间是杂物间。房子都是青砖到顶,起脊的灰瓦房。木制门窗上镶着玻璃。

    院子里种植了一棵丁香和一棵梅花。丁香还未到花期,红色的梅花正在绽放,使得院落中萦绕着淡淡的花香。在北面正房的房檐下,有几个燕窝,春暖回归的燕子在屋顶上飞来飞去。栽在东西厢房墙角下的两棵爬藤,还未长出叶子,但枝藤已经爬上了房顶。西厢房和南房的拐角处,被开辟成一个小菜园。

    边小琪这是第一次走进北京的四合院。看着院落宽绰疏朗,四周封闭,具有很强私密性的四合院,她感受到一番不一样的韵味。

    走进正房客厅,地面上也铺着青砖,四壁雪白。边小琪环视着素雅洁净的客厅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装裱成条幅的四幅国画,分别是梅、兰、竹、菊四君子。她发现四幅画作的题款都是“梅英”二字,便知道这都是端木梅英的作品。她最喜欢那幅梅花作品,觉得树形很像院中的那棵梅花。

    端木梅英见边小琪盯着那幅梅花题材的国画一直在看,笑着说道:“小琪,你喜欢画画吗?喜欢梅花吗?”

    边小琪笑道:“端木老师,小时候,我学习过国画,但只知道一点皮毛。我妈妈出生在苏州梅花盛开的季节,名字叫蒋苏梅。我喜欢梅花,但不能像您这样,画出它清雅俊逸的气质、冰肌玉骨的细腻和斗霜傲雪的神韵。我看画中的梅花很像您院子里种的那棵梅花。”

    端木梅英笑道:“小琪,我父亲喜欢梅花,曾在院子里栽了两棵。我出生在梅花绽放的冬季,我父亲就给我的名字取了‘梅英’二字。我是参照院子里的那棵梅花,完成了这幅作品。我收回这座四合院时,原来的梅花老树已被人砍掉了。我把房子整修后,重新栽了一棵梅花,也有十年树龄了。”

    “端木老师,您的国画技法很专业。您是自幼就学国画吗?”

    “我父亲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。我耳闻目染,算是无师自通吧。”

    “端木老师,我明白您为什么让我表弟蒋瑞来您家住了。蒋瑞没有学历,也是无师自通,学会了画画。他看起来有一点天赋,和您的经历有点像。您偶然见到蒋瑞,就有心要指点指点他。”

    “小琪,我相信人是有缘分的。看蒋瑞这孩子蛮有画画的天赋,我就想帮帮他。我和你也算有缘分。在拥有近两千万人口的北京城里,我们在景山上见过一面,没想到还能再见第二次。”

    “端木老师,我也觉得和您有缘分。”

    (二)

    端木梅英让边小琪在一把红木椅子上坐下,又给她沏了一杯茶。看着汤绿、味鲜、香气馥郁的茶水,边小琪一品尝,知道这是上好的龙井春茶。看着满头银发、穿着精致、气质儒雅的端木梅英,她笑着说道:“端木老师,在这安静别致的四合院里,品着上等的龙井春茶,看着气质优雅的您,我猜想您的祖上一定不一般,不应该是寻常百姓家。”

    边小琪不但浑身充满着青春活力,而且容貌和气质俱佳,一双灵动的星眸透露着聪慧和机敏。端木梅英越看越喜欢她,笑着说道:“小琪,我是满族人。祖上曾经是一位正二品将军,也算是门第显赫。到了我父亲这一辈,已经荒疏了骑马射箭,倒是对提笼架鸟、琴棋书画和诗词歌赋很热衷,导致家道中落,也就剩下这座能容身的小四合院了。1931年,我出生在这里。在动乱时期,家被抄了,我们也被赶了出去。这里住进来三四户人家,成了大杂院。十年前,才把它归还给我。我把它重新整修后,才有现在这个样子。”

    “端木老师,四合院很有老北京的特点。您觉得住着舒服吗?”

    “春秋两季,不太冷,也不太热,觉得还可以。夏天太热,以前家家使用电风扇,现在都使用上空调了。北京冬季非常寒冷,取暖是个大问题。我们睡火炕,就在炕前安装一个陷入地下的煤炉,炉中生火,土炕内空,火进入炕洞,炕便被烤热了。有的人家在客厅里安装另外一个煤炉取暖,所以,北京冬天的污染很严重。住在这里最大的不方便还不是取暖问题,而是上厕所问题。我们必须去设在街道上的公共厕所。”

    “端木老师,我们公司马上就要有两个楼盘上市,我可以为您争取到最优惠的价格。您可以考虑买一栋小房子,这样,冬天就不存在取暖问题,也不用愁去上卫生间了。”

    “小琪,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。等我想好了,就给你打电话。”

    边小琪又看到在客厅的角落处,摆放着一张琴。琴的造型优美,琴面漆黑如墨,琴面上有七根弦,便猜测应该是一张古琴:“端木老师,那张造型优美的琴是古琴吗?”

    端木梅英说:“小琪,是一张古琴。抄家时,古琴被抄走了。返还四合院时,才把古琴返还给我。我父亲精通古琴,收藏过不少古玩和字画。现在,只剩下这张古琴了。”

    边小琪说道:“端木老师,这张古琴很珍贵。我听说现在真正会古琴演奏的人已经很少了。您愿意弹奏一曲吗?”

    端木梅英看着边小琪期待的眼神,笑着反问道:“小琪,你会弹奏哪一种乐器?”

    “端木老师,我会弹钢琴和琵琶。”

    “小琪,我家里没有钢琴,倒是有一面琵琶。”

    边小琪听端木梅英家里有一面琵琶,高兴地说道:“端木老师,我们可以合奏一曲《梅花三弄》。”

    听边小琪会弹奏《梅花三弄》名曲,端木梅英也高兴起来:“小琪,我们俩可以联手弹奏一次。”

    端木梅英走进隔壁书房,拿来一面琵琶和一副玳瑁材质的假指甲。边小琪右手戴上假指甲,抱着琵琶,开始调音。端木梅英也坐到古琴前,开始调音。几分钟后,俩人对了一下眼神,便弹奏开来。

    《梅花三弄》全曲共分十段,两大部分。前六段为第一部分,采用循环再现手法;后四段为第二部分,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。通过梅花清雅高洁、坚毅不屈和傲雪斗霜的形态,曲子借物抒怀,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。

    “引子”营造了初冬时节阴云密布、冷雾弥漫的氛围,梅树隐隐约约、忽隐忽现;“梅花一弄”表现了初冬时节梅花顽强挣扎、含苞待放的生动形象;“梅花二弄”表现了在深冬时节的漫天飞雪中,梅花不畏严寒、傲然绽放的姿态;“梅花三弄”表现了残冬时节梅树开花硕大,更有绿芽相伴的景象,象征着冬去春来,万物开始复苏的喜悦和欢快;“尾音”节奏放慢,表现了春天到来时,梅花的心情也慢慢放开,静静地欣赏阳光,并伴随着春光,慢慢凋谢。

    琵琶音色清脆,古琴音色深邃、幽静、古朴,两种乐器的音色相得益彰。弹完最后一个音符,端木梅英和边小琪都闭上眼睛,一动不动,回味着袅袅余音,沉浸在清远、幽深、超凡、脱俗的意象中。

    边小琪睁开眼睛,见端木梅英还闭着眼睛,眼角似有泪水流下。她觉得这首《梅花三弄》一定触及到了端木梅英心底最柔软的地方,便也不说话,只是静静地看着她。

    良久,端木梅英才睁开眼睛。她擦去眼角的泪水,说道:“小琪,让你笑话了。我好久没有这么激动,也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